以首次曝光的家宅作品《透・景》,便拿下德国iF设计大奖的 乔治黑羊设计 李家齐 设计师,面对这令人称羡的好成绩,他笑着直言:「比起这个,我更想稳稳的把每个案子做好,让客户看到成品才是最实际的!」或许在旁人眼中他的设计生涯一路顺遂,但只有George(李家齐)知道,自己是如何从对设计感到迷茫,到历经纽约留学的洗礼,重拾对设计的初心与坚持。
本文由OPEN编辑部撰写
以首次曝光的家宅作品《透・景》,便拿下德国iF设计大奖的 乔治黑羊设计 李家齐 设计师,面对这令人称羡的好成绩,他笑着直言:「比起这个,我更想稳稳的把每个案子做好,让客户看到成品才是最实际的!」或许在旁人眼中他的设计生涯一路顺遂,但只有George(李家齐)知道,自己是如何从对设计感到迷茫,到历经纽约留学的洗礼,重拾对设计的初心与坚持。
(图)家宅作品《透・景》将各楼层隔间拆除,再透过设计融入屋主喜爱的风格元素,打造出自在舒适的绝美宅邸。
亦步亦趋 找寻方向
从建筑、家具、产品再到室内设计,综观George的人生与职涯轨迹,「设计」显得鲜明而重要,他却坦言:「我花了许多时间找寻自己的方向。」大学时期选择攻读建筑设计,但天生对数字和法规不在行的他,愈读愈辛苦,逐渐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茫然,忆起彼时,他只说:「当时我告诉自己再也不碰设计,因为太累了。」
跟随着大家的脚步,毕了业、当完兵,准备踏入职场前,才发现自己什麽都不会,「用这种状态去工作,有点心虚。」他讪讪地说;面对现实与未来的冲击,他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该怎麽做,「那个年代很流行游学,我就想出国看看,而之所以选择去纽约,是因为那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无限的可能。」带着忐忑、好奇的心,George准备迎来人生一大转捩点⋯⋯
(图)作品《tie tea》茶桩杯设计手稿及成品,Adam Fu完稿。
(图)作品《flow shelf》设计手稿,Adam Fu完稿。
纽约求学 绽放光彩
到了纽约,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想法与无拘创造力,让George重新审视自我、重燃对设计的热忱,「我决定在这裡读研究所,所以先回台湾边工作、边准备作品集,卯起来唸书、申请奖学金,也是这时候才培养出做设计的兴趣。」George的声音透着些许激动;进入纽约室内设计学院(NYSID, New York School of Interior Design),他体会到这裡的教育方式跟台湾不太一样,「教授不会告诉我们要做什麽,而是学生主动提出想法,老师再配合指导;虽然都做设计,但大家想呈现的都不同。」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发展出与众不同之处,这是George在国外学到最宝贵的一课。
完成学业后,George选择留在纽约工作,也遇到将他推上人生第一次高峰的贵人,「我在一家设计公司担任经理,当时ICFF纽约设计会外展刚好办在我们公司,一位加拿大籍法裔的同事知道我私下有设计一些东西,就鼓励我试试看。」他拿出酝酿已久的小品之作《tie tea》茶桩杯应战,结果一战成名,受到国际设计圈瞩目,杂志採访邀约不断。
意料之外的成功,让George萌发创业的念头,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创立品牌Le mouton noir & co,陆续推出《a date with wine》时计酒塞、《flow shelf》、《B.B.猪仔调味组》等日常小物。看似顺遂的一切,老实的George却向我们坦承:「赚到了名气,但无法兼顾麵包,可是年轻就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不会考虑那麽多。」回首往事,他显得格外洒脱。
(图)George经营的部落格「黑羊讲设计」,以风趣的口吻介绍许多国内外品牌给大家认识。
现实理想 自我调适
多年的旅居生活,George和我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台美设计差异,「我们的製造业很发达,只要有想法就能把东西做出来,而且功能性很强。」虽然便利和机能是优势,却也潜在容易被复製、抄袭的隐忧,「外国正好相反,比起实用,他们更注重概念性的东西,但相对的,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因为製造商不好找,东西可能做不出来。」他客观地分析。
而这也衍生出一种现象,「製造的环节让台湾设计师非常吃香,但也因产品易取得、价格低、选择性多,导致很容易买到高彷品。」George无奈地道出事实,「这也是我想写部落格(黑羊讲设计)的原因,透过撰写品牌故事,推广创作者的精神,让大家知道设计师对作品投入的心血。」
保持乐观正面的想法,George回到台湾成立黑羊室内设计,但与客户接洽的过程却不如想像中顺利,「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在国外我们介绍材料、讲解动线,在台湾则是以预算为优先考量。」虽然跟预期的有落差,身经百战的他立刻调整心态、换位思考,「业主抱着期待的心情来找我做设计,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讨论,找到双方最满意的平衡点。」设计过程中不免会有意见分歧,但每回难题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沟通永远是最重要的!」George强调。
(图)黑羊咖啡厅外观与内部座位区,牆面陈列各项艺术作品。
(图)黑羊咖啡厅推出咖啡礼盒与自行设计的帆布袋。
黑羊无拘 归于设计
回台后,George除了成立乔治黑羊设计,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下,还开启自己的咖啡事业,「某天开车的途中,我思考着虽然一直做设计,但也没人说我不能做餐饮,所以就找了朋友一起创立黑羊咖啡厅。」如同一隻不按牌理出牌的黑羊,George有了想法便勇往直前,「我加入设计的概念,把咖啡厅做成一个展场,让有才华的艺术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提供他们曝光的机会。」同为创作者,George深知他们追求理想的渴望。
然而,尽情奔跑的黑羊,有时也会被现实的高牆挡下,「某方面,我自觉黑羊咖啡厅做得很成功,但一样是名声大于实际收益。」即使经营出一套心得,碍于经济压力,George还是忍痛收起咖啡厅,专注回自己的本业,「当想做的事情太多,就只能去衡量什麽是自己真正拿手的,做好再去考虑其他。」在这讲求通才和斜槓的世代,他反而悟出专心致志的「职人精神」。
访谈尾声,George跟我们分享黑羊的下一步,「新春开工我就跟自己的团队说,今年我们就一个字——稳。稳扎稳打把每个案子做好,让大家看见我们的设计,建立起口碑。」此外,「乔治黑羊设计」也于2020年改为「黑羊国际有限公司」朝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前进,「我想培养好设计师,把案子交给他们,自己转为管理的角色。虽说身为主管,我其实也不太改员工的设计,让他们自由发挥。」他希望透过人与世代的差异,为品牌注入活水,「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不管是员工还是业主,偶尔都能把心裡那隻黑羊释放出来。」无论事业如何拓展,George始终不忘黑羊的初衷与精神。
「人们总问:『为什麽设计这条路很辛苦,却还是决定走下去?』现在回头想想,我除了做设计,好像也没有别条路走得这麽开心,累得这麽开心。」笑意隐约从电话的另一头传来,乔治黑羊设计 李家齐 设计师 用黑羊般的勇于挑战的心,展现对设计的热爱与坚持;延续这份精神,期待他们持续以无拘的创造力,带给大家更多优秀杰出的作品。
乔治黑羊设计
李家齐 设计师
公司简介
以建筑及室内设计为专业,
旅居纽约,求学工作十馀年,
期间与多位全球知名大师密切合作,
广泛涉猎于空间、家具与产品等设计领域;
而后回归家乡台南深耕,
化用丰富的业界经历,
创造结合在地人文与国际视野之作品,
每每受邀至美国、北欧、日本等地参展,
让自身成长的土地被世界看见,
同时也为业主发掘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
设计理念
黑羊,象徵不依循牧羊人指示,
总是往反方向跑动的羊隻,
因此往往被视作群体中的异类;
化用这份不守陈规的淘气形象,
乔治黑羊,勇于挑战传统观念的束缚,
透过不拘泥于理念、框架的设计作品,
为人们重燃心中遗忘许久的愿望火苗,
期待于反覆的讨论琢磨下,
进一步迸发意想不到、且绝无仅有的创意火花。
获奖经历
2022 北美 Premio Interceramic - Finalist
2022 英国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 Winner
2022 韩国 K-Design Award - Finalist
2022 德国 iF Design Award - iF Award
2022 美国 MUSE Design Award - Gold
2021 美国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 - Honorable Mention
李家齐
乔治黑羊设计 设计师
电话:06-2215177
地址:台南市北区西门路三段59号3楼
信箱:georgelee1975@gmail.com
OPEN Design动能开启传媒:https://www.openworld.tv/
台湾
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