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民宿小院,南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们四季如春,结构稳定,景观持续精致。相比之下北方的民宿往往会受到地理条件、气候因素以及四季变换等因素,总是给人难以形成精致的一套体系的感受,但是恰恰是这种天然的造化,反而也能给人以四季分明的感受,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诗意……
项目改造前
改造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投入的成本和规定的时间往往是让设计师最烧脑的地方,没有时间和资金去购买理想中的材质和工艺做法,不过没关系,那我们就全部回归到生活中去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实用主义。郊区外荒废多年的院落,设计师亲自动手改造这里,并将院子取名“归园”。
文化之间,情境之间。设计师先对空间进行了梳理改造,空间设有品茶,会客,聚餐娱乐等功能区,各个区域规划巧而合宜,一以贯之的白色与木质隔断使不同空间浑然衔接,似有若无的边界模糊了空间的功能。
用原废弃坍塌的结构木梁和砖瓦,那就开始吧……
刚来到时候的样子,到处还是一片废虚,地处绿化率高,有着大隐隐于市的感觉。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将旧宅改造为休闲会所空间, 空间的环境,光线,气质,让人有安静感,闹市中的“静”正是空间的表达。
在传统古建筑中,柱子与梁枋之间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们便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拱托着斗,斗托着拱,层层叠叠,组成中国古建筑中最至美的元素。
北方的雪,有踏雪寻梅之诗情画意,亦有北国寒梅之清奇风骨。有先人题景诗云“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之扑逆迷离,恍如梦境的稀世绝美;亦有元稹之“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之雪见胜景而颇为惊呼赞叹;甚有卢梅坡之“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资源的有限决定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围绕在节能节源上,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以及该使用什么样的环保材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节约成本,砖墙的搭建是业主的左邻右舍手工砌成自建房屋。
空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极其考究,从色彩、材质到样式,都传递出旧文脉和新元素的共生、对比、渗透与互动,构建出一个静谧与精致共存的生活空间。
玻璃天窗保证了室内的采光需求,为内部空间引入阳光和自然。“虚心而有节,清脆而高洁,儒取其教化,道取其悠然,兵取其坚韧,班取其速生”用竹其意、其形,是东方美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意境。
此处有阳光洒落,有春风冬雪煮新茶,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也有油盐酱醋,生活的美学,不只是朝九晚五,也可以把日子过成诗意的栖居。
空间中的慢生活方式在城市的快节奏下扎下了根,这里有宽敞的大空间,留存岁月痕迹,传承时光沉淀,如玉般千年磨砺,温润有方。亦可茶、画、趣谈,远离都市,体会淡雅自由。
宠若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利用不同的功能空间于不同的体量,相互联系,围绕景观。将自然赋予的美景渗透到室内外每个细节中,演绎了一处如虹溪诺雅般的僻静放逐之境。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以简洁精炼的山、石、水等景观元素,营造极具现代感,寄情于山水的惬意空间。迎合业主对远离浮华的期许,整体设计以极简的设计手法提炼山水而造势,追求城市慢生活的返璞归真,意犹未尽。
在拾夏,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阳光和鸟鸣声;采下野花、野草置于花瓶中,你能深深地感受远离快节奏生活的安静和惬意;在竹屋里喝茶、写字,抬头看那反射在墙面的斑驳竹影;日落后在暮色中看一场露天电影。“绿树阴浓夏日长,竹叶清响夜悠凉”你能想象的美好样子,拾夏都有。
归:抱朴守拙,回归本真,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
园通圆:完备,周全,运转无碍。
园同元:万物初始,周而复始,暗含宇宙大道,先天无极。
元者:善之长也,故从一。
西安市
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1717355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