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艺术生活体验馆, 位于北京塑三文创园内, 是由旧工业遗存厂房转型改造而成, 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和疫情的经历,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品牌也提出 了新的时代命题, 我们设计这个项目的初衷, 是想打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 —让「商业」 后退,把甲乙方的关系变得柔和。区别于过去简单的铺陈产品,更加注重空间的艺术格调和 品牌气质, 让到访的宾客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绪, 从而带来沉浸式的品牌体验。
我们从路易斯 ·康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汲取设计灵感, 注重新旧建筑的共生关系, 将古典秩序与现代主义融合, 用大胆且克制的设计手法重塑空间的形体, 赋予空间无限的想象力。
认识事物的顺序往往由表及里,因而营造让人好奇的空间序幕是商业展厅设计中很重要的一 环 。入门处采用了斜线设计, 视觉上展现出「请」的动作,搭配艺术画作 、壁龛 、灯光 、塑 像等等, 大开大合且谦逊有礼, 寓意欢迎宾客。
光之十字在前厅的转角处指引着方向,打破空间的沉默, 吸引着人们往空间深处探寻......柳 暗花明出, 果然, 惊喜出现。
一层主要是聚会的场所,包含主聚会区 、吧台区、餐厨区、小会客区等,通过园林造景作为 媒介,把开阔空间中的多个功能区进行分隔 。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投射到园林景观区,在室内 营造出无与伦比的自然氛围。
空间对人性的情感关怀拿捏准确,既不疏离也不过分影响,每个区域既独立又融合,搭配灯 光和音乐, 让人彻底放松下来, 觥筹交错间, 进入艺术 、聚会的美好氛围。
奢石材质的吧台,打上灯光,勾勒出硬朗的体块, 同时带来了灵动的漂浮感,氛围感时尚感 立刻拉满。
设计师这样说道:“在原本空旷的厂房中搭建出全新的室内建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量尺度比例、功能 分区 、景观营造 、产品呈现 、艺术氛围等等因素”。
在原本空旷的厂房中搭建出全新的室内建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量尺度比例、功能 分区 、景观营造 、产品呈现 、艺术氛围等等因素。
空间设计的比例尺度是设计师文武十分注重的细节,西方空间的恢弘气势和中式古典的四平 八稳在这个艺术体验场中得以融合实现。
有时候面对空间的「力量」也是一种治愈。这种力量不靠元素堆积灌输,而是通过氛围营造 令人沉浸其中, 颇有「渺沧海之一粟」的通感。
楼梯虽然独立于空间之外,拾级而上,却能与其他空间产生时时的互动关系。随着光线的由 亮变暗,再由暗变亮, 心情也随之一再变化,颇有陶渊桃花源记里“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忽然开朗”之意。在一种「探索」的欲望之下,二层空间的故事 缓缓展开。
在楼梯间,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设计师保留了原始厂房的墙体,裸露的墙砖与现代感十足的 楼梯形成一种新与旧的「冲突」, 让旧的显得更旧,新的显得更新,两种气质互相加持,散 发出独特的光芒, 朴素的艺术气质也在新的环境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透过楼梯往下看, 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空间感受, 行走间, 视角不断变换, 心情也随之不同。 彩色玻璃透过的光出现在空间的各个角落, 接受圣光的洗礼, 一切安静且祥和。
在楼梯间,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设计师保留了原始厂房的墙体,裸露的墙砖与现代感十足的 楼梯形成一种新与旧的「冲突」, 让旧的显得更旧,新的显得更新,两种气质互相加持,散 发出独特的光芒, 朴素的艺术气质也在新的环境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VIP 接待室给人眼前一亮的复古感受,裸露的经过重新打磨的红砖搭配中古家具,是又一次 朴素和奢华的碰撞。
不一味追求新的,也不一味舍弃旧的,「新」和「旧」在这个空间中都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 值, 文化本身的属性就是新与旧的融合, 从而创造出另一种文化 — — 既有根基, 又有未 来 — —这是设计师文武想要表达的空间思维。
空间本身给了设计很多额外的惊喜,设计师尽力保留了很多建筑本身的质感,裸露的墙体和 斑驳的钢架, 表达了一种随性 、 自然的状态, 这是时间赋予空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