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商务区北部学校

587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公共
  • 项目地点:东莞市
  • 建筑面积:111534㎡
  • 项目造价:90000万元
  • 参与设计师:杨海、DALIUS GUTAUSKAS、黄亨、潘加伟、赵彤、陈宏武、罗予涵、黄睿睿、戴坤
  • 竣工时间:2023-09-01
  • 设计机构:法国AIA建筑工程联合设计集团
  • 项目定位:
    东莞市国际商务区北部学校位于“世界智造门户、湾区魅力都心”的东莞国际商务区北部,是东莞CBD范围内首个高标准建设的九年制公办学校,项目占地面积38564平方米,建筑面积112587平方米,总投资约8.5亿元。学校已于2023年9月正式启用,可提供4050个学位。
    学校融合“人文、生态、智慧、科技”于一体,注重营造开放型校园环境,设置非正式学习空间、休闲空间、探究空间等,校园内各类功能室,如多功能报告厅、恒温游泳池、击剑馆等一应俱全。
    校园总体规划由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组成,一条半室外的中心走廊串联三个主要功能区,形成鱼骨式的布局构架。建筑方案以“多孔渗透、多维互联”为理念,通过体量切割、渗透、拔高和串联,形成富有层次的空间组合,为师生和城市贡献一座场景丰富的活力校园。

  • 空间意境:
    活力轴
    活力轴是连接校园活动空间,教学空间和师生公寓三大区域板块的交通核心。作为本次的设计重点,我们通过多重建筑手法激活这条校园主动脉,赋予其多重尺度和复合功能,打破传统功能分区的封闭特征,形成有机联动的校园空间。
    设计首先确保中心走廊作为消防通道的功能,仅在轴线一侧置入四个木色格栅装饰的透明活力盒子 (8x13x7m),打破长廊的巨大尺度,创造接近中小学生身体尺度的微空间。活力盒子也成为由活力轴进入三个教学院落的门户,极具辨识度。活力盒子作为活动触发器,将成为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各类活动,交流创造的专属空间。盒子也将冗长的走廊划分为片段式的线性广场,为学生提供有弹性的公共空间,满足各类活动需求。我们差异化处理小学和初中部临活力轴的花园设计,在小学区域景观增加游戏属性,初中区域则是增加交流属性,同时提高植栽密度,让教学单元和活力轴活动区形成绿色缓冲。
    活力轴一侧的活动区综合楼功能包括篮球场,游泳馆和示教活动室。我们将这三个空间设计为三个大的木头盒子,设计局部拆除立面墙体让盒子朝向活力轴方向打开。调整后户外的庭院景观和自然光线可进入运动区室内,同时运动区的活跃氛围也可渗透到半室外走廊。空间的交互性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篮球馆:
    为了满足多元的活动需求,篮球馆的设计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探索了运动、观影、表演三种使用的场景并可以方便地切换。除了常规的篮球场地空间能满足师生的篮球运动和举办比赛之外,较为特殊的四号标准篮球场增设了室外影院功能,来达到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的目的。当作为大尺度的空间利用时可作为表演场所,为此设计团队在空间中加入了抬高的舞台并设计了交互、舞台两种模式,在实现日常中心轴和球馆之间的视线交互的同时能够满足表演时的舞台功能需求。

    游泳馆:
    设计将材料、灯光自然的结合来塑造明亮整洁又不失青春活泼的空间氛围。 二层的看台玻璃可以为陪同的老师或家长提供更好的视野来照看游泳馆中的学生。为了增强使用舒适度和便利性,更衣室与泳池之间增加了缓冲休息区,并增设教学比赛时用的电子屏幕。空间中木色方盒连通着游泳馆内上下功能空间,在立面上创造视觉焦点,同时与活力轴的活力盒子呼应。

    多功能厅:
    采用多层次的声学设计创造更优质的声学体验。在整体设计上,围绕着声学和视觉体验来创造更加科学的多功能报告厅。在天花和边墙采用折面设计,让声音反射更加充分,从而创造更加优质的声学和灯光体验,为师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提供同样的舒适性。

    教学空间
    教学区的布置考虑了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功能包括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音乐教室等等。美术教室临近绿化庭院,为了最大化与庭院景观互动,采用了完全打开的折叠门,让教学可以在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自由切换。音乐教室的设计针对声乐课,合唱课,和唱游课的不同使用场景,重点考虑了教室空间的灵活性。与此同时也将声学考虑到其中,采用大面积吸音板来保证声乐效果,有效避免声音对其它教室的干扰。舞蹈教室的设计充分利用建筑设计的空间优势,将大片的绿化庭院窗景引入室内,墙面设计严格遵循人体工学,可满足舞蹈课、体操课、技巧课、形体训练等的教学要求。普通教室则考虑了日常师生的使用需求,在黑板一侧设有粘板方便师生信息传达及更新,教室两侧的通长储物柜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物品和教师教具的收纳需求。设计将墙面大量留白,为不同课堂内容与活动提供更多临时装饰的可能性。

    学生食堂:
    根据色彩对食欲影响的研究,红色、黄色等暖色系的颜色会增加食欲的强烈关注,因此设计团队运用明亮的黄色与大面积白色涂料进行搭配,更利于激发学生的食欲。简洁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清晰的功能分区,为食堂创造高效的就餐环境来减少高峰时间过多人流交叉的问题。

    图书馆:
    方案将传统院校图书馆的模式转化为满足当代学生真正需求的“学习中心”理念。在新的“学习中心”模式当中,为不同师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不同的空间。中端增添了楼梯可通往初中生图书区,在色彩上使用活泼简洁的设计手法。而趣味阅读区采用色彩活泼的家具和围合式的书架设计,让整个阅读空间更加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多人阅读区书架和白墙的结合设计,给艺术作品预留空间,创造舒适动人的多人学习空间。阶梯座椅的设计给图书馆增加阅读体验的选择性之外,可以提供学生和老师一个小型讲座的场地,让交流更加便捷舒适,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环境个性化需求。并根据动静需求划分动静分区,从动到静不同等级的流线规划,合理的将两种属性的大片区分隔开,使得学习与活动之间互不干扰。

  • 空间布局:
    多元环境,交互共享是项目布局规划的核心概念,期望在高密度的校园环境中提供一个自由呼吸、通透错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梳理和整合,将室内、半室外、景观与建筑构架紧密贴合,形成空间的互动,为师生创造一个高效、共享的成长和工作环境。
    我们首先对各大功能分区进行缜密的需求分析,通过材质、灯光、色彩等赋予空间鲜明的属性:中心走廊为开放与活力;教学楼高效与灵活;活动区(综合楼)多元和激情;学生与教师公寓舒适和简洁。

  • 设计选材:
    校园室内选材体现自然从室外到室内的延申。置入的活力盒子,通过局部木纹表皮的包裹,用亲近人的自然材料,打破轴线的超长距离,通过盒子表面丰富的变化创造舒适的尺度感。活力轴吊顶采用白色金属穿孔板,地面采用灰白色水泥磨石,营造明亮舒适的氛围,以简洁干净的界面呈现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设计同时将教学单元庭院的景观延伸至活力之轴,围绕活力盒子创造花园一般的景观组团,让自然元素渗透到校区的内部。
    游泳馆的设计在墙面大面积使用了蓝白渐变的铝板。配合天花的白色穿孔铝板和游泳馆中央的木色盒子,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来营造阳光海洋的视觉体验。
    多功能厅整体保持了木色色调。设计团队考虑环境声学的要求。整体的墙面选用了木纹穿孔板,同时折面的墙面造型加强空间中的声学效果,配合天花和墙面的白色铝板,为师生营造轻快自然的教学汇报氛围。

  • 用户体验:
    东莞市国际商务区北部学校通过科学拓展校园空间,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致力于打造立体、安全、智能、生态的校园环境。室内方案设计延续并强化建筑设计“多孔渗透”和“多维互联”的概念,让室内和室外形成互动,空间与自然恰当连接,为师生提供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舒适环境,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体验。
0
0
  • AIA LIFE DESIGNERS
  • 上海市
  • 上海市

    工作地点

  • 联系方式

    021-62581362

首页
约Ta设计
分享